新媒体内容运营实战,学习同道与关八如何做内容

2017-04-14 14:59:48 管理员

同道大叔与关爱八卦成长协会都是著名的高流量博主,星座与八卦题材并不是新鲜事物,但这两位在内容为王的自媒体时代,玩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圈牢了一大票忠诚的粉丝,值得学习。今天红丝线网络小编就来分析一下这两位博主关于内容运营的创意与思路,并且还准备了一份“没有原创内容该如何创作爆文”的干货分享。

“同道大叔”内容创作的思路

同道大叔是从2014年发布第一篇星座吐槽的漫画内容开始,正式在整个自媒体圈成长起来的,到现在已有3000万粉丝。经过去年至今的整个商业迭代,完成了产品矩阵的布局。

第一,内容定位,就是我们做什么样的内容大家是喜欢的,跟传统说法得有所区别。传统做星座内容的应该是运势和星盘等更专业化的内容,但对于我们来说,做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快速在粉丝里面产生好的效果:(1)娱乐化的内容;(2)让粉丝有参与感;(3)漫画的风格,基于这三个鲜明的特点,有了后面我们看到的同道大叔的早期漫画。

第二,选题+创意取材,什么样的漫画题目我们的粉丝是喜欢的。首先,我们会进行全网搜索,判断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标题大家会喜欢,基于这样的标题在微博进行传播,直接让粉丝在评论中以UGC的方式给我们填充内容,我们再做PGC的分析,然后再去做漫画的创作,最后在我们微博上面发布出来。

新媒体内容运营实战,学习同道与关八如何做内容

第三,粉丝反馈。包括我们转发之后的评论等粉丝的声音。通过微博私信内容的灵感来源提取关键字。当时经常有大量粉丝通过私信倾述,包括“我今天吵架了怎么怎么样”、“我想找一个怎样的男朋友”等,从其中大量话题内容中,我们发现,星座、情感、倾述、交友、无聊等,是我们提取到的主要关键字。

“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如何做内容

娱乐八卦这类主题内容可以说是大众最为喜爱阅读的题材,所以,尽可能选择流量基数大,对平台“胃口”的自媒体。数量上不要超过三个,且所选择的平台性质最好有所差异。

关八之所以在众多的娱乐八卦自媒体中脱颖而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将姿态放的够低,而且风格很鲜明统一。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前,都会亮出它们的slogan:“我们不生产八卦,我是只是娱乐圈的搬运工。天然的弱碱性话题,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良心出品。”

关它还打破了之前传统的娱乐八卦新闻的内容风格。

新媒体内容运营实战,学习同道与关八如何做内容

而这种新颖且统一的模式不仅更为吸引用户浏览,而且更有利于快速搭建起个人品牌,拥有忠诚度很高的粉丝。而如果作为一名草根内容创作者,则并不需要玩那么多花样,只需要在文章插图和文章脉络上多下功夫,掌握技巧即可。

一些自媒体人在内容创业的时候,往往会给自己设限,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冷范”,骨子里面还是觉得自己是“媒体”,要和群众“划清楚界限”。这种招式在之前或许有用,但是放在现在,大可不必。在80,90后,甚至是00后心里,他们想要追随的并不是高大上的“专家”,而是能和人们“打成一片”的伙伴儿。

新媒体内容运营实战,学习同道与关八如何做内容

所以,在推送娱乐八卦内容的时候,一方面紧跟热点,另一方面,则利用公众号的关键词回复功能来和粉丝进行互动。如,输入“A”,就可以看到关于A的全部八卦内容。

还可以接收用户投稿,让喜爱八卦的人做一个身份上的转换,不仅做信息的接收者,还能够做信息的提供者。当然,多多的举办线下聚会,线上赠送礼品等活动,都可以加强和粉丝的互动与沟通。

如何通过素材整合,创作一篇总阅读量近270万的爆文

如果没有以上的渠道拿到一手的信息资源,那整合已有新闻素材便是最好的选择。这篇文章《他用2年时间,把中国34个省市名字重新设计一遍,无意间惊艳了超500万网友》在发布后的24小时阅读过51万,49小时突破210万,内容整理花了3个小时。这当之无愧是篇成功的爆文,那么这篇269万的爆文是怎样产生的?

《他用2年时间,把中国34个省市名字重新设计一遍,无意间惊艳了超500万网友》是一篇结构简单的文章,记述了一位设计师以两年时间,将中国颇具盛名和有代表性的省市名称再设计的小事,并呈现了他的作品。下面这图是引起我写这篇稿子的信息源点,它完全以展示作品的方式进行创作,比我早一天发布,总阅读量没过2000。

新媒体内容运营实战,学习同道与关八如何做内容

这套稿子在最初上线时,关注量和传播范围都十分有限,因为那些传播是就作品说作品。例如,展现34个省市的艺术字体,扩散作品;第二种是,采访设计者本人的创作过程,谈谈创作的初衷。可是非相关从业人员,谁会在意职业设计师的作品?这套稿子中应用有太多肌理、渐变色、修饰性的细节……这些都是标志设计中的禁忌,因为它在实际印刷应用中会造成诸多问题。所以整合后没有强调作品,只是推荐设计师对创作的坚持。整套作品介于艺术字和图形中间,有碍于识别和传播应用。

公众号接手做内容整合时,对比那些广泛应用的商业作品,是以说故事的方式进行了二次创作。从广告人的自身经历出发,感同身受地讲述一位设计师用两年的时间,舍弃了中午休息、晚上看电影的时间进行创作,同时展现了作者的态度,并引发读者对家乡的美好认同感。

新媒体内容运营实战,学习同道与关八如何做内容

在找到了适合的表达方式后,这套作品能在短期内传播开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覆盖面足够全。它满足了大多省市的微信用户,以另一种视角审视家乡美的猎奇心。看过后,有失望的,有满意的。

还有人在评论里面留言,说自己把吐槽辽宁设计的发言都点赞了一遍。在文案圈的内容运营之下,这套作品成了一个引子,引发大家对家乡代表符号的大讨论。最终,这场传播已经从设计作品本身跳脱出来,在更广泛的空间里引发读者情感共鸣。

同样的素材为什么内容传播相差这么多,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公众号的文章有温度,主线清晰、且结构足够简单。在我们发稿之前,不同的创作者只是把同样素材堆砌成一篇美图大合集,别人关注到作品,却对设计师关注度不深。

我们的稿子整体上可以看作3:5:2的行文结构,开篇解析桂林设计、中间作品、结尾辽宁,暗线是作者两年来的坚持。可以肯定地说,后面所有的稿子,只要是按照这一行文逻辑展开创作的,都借鉴了文案圈文章的龙骨。甚至有些顶尖大号,借用龙骨的同时,把我们的原文插花式地应用于文章当中。

第二:尽量满足用户的阅读预期,让用户有连贯的阅读体验。每一次进行内容创作前,我都会问自己,这期稿子的视觉亮点在哪里?我所理解的好文章,就是围绕着一个圆点,去满足和超越用户的阅读预期。

文案人是隐身背后的英雄。文案要做的,是刻画并放大对象本来的优点。文案不要与其他内容抢功,放下和成全,是文案人应该对作品持有的职业素养。

第三:特意营造评论中的讨论氛围,让读者参与到内容的二次发酵中。本文收到了2000多条评论,我们有意识地精选出100条评论内容,放出了大量对辽宁设计吐槽的评论,对河北设计猜想的评论,以及对设计作品提出大段意见的评论。围观者看到后,会产生喜感和对比。

不论是原创还是整合内容,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两个点:

1.用户的思维相对直接,他们不会去区分好与坏,他们只分对错,以及喜欢和不喜欢;

2.用户喜欢的不是作品,他们喜欢的是故事。

在新媒体内容创作上,需要保留文案人的职业嗅觉,然后丢下文案人的架子。不是来写文案、展现文笔的,是在讲故事进行传播。用户会拒绝一个商人、一套产品,但他不会拒绝一个好故事,不会拒绝一位会说故事、有温度的人。大多数一线的新媒体人,急需提高的不是内容创作能力,而是审美上的欣赏水平。内容审美,是国内内容创作者的硬伤。不是工具复杂,导致了多数编辑的排版丑、图文关系不协调、文章结构乱,根源是内容品味低、审美差 !不少一线新媒体编辑,长期游走于一种自我怀疑和否定的边缘。这时候,请回到传播本身,回到文字中间,回到人与人交流的原始状态下,去寻找答案。


来源:[db: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