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块"肥肉":每一次调整都是利益的重新分割

2013-09-22 09:20:52 hsx

  近期,海南、广东江门违规调整中小学教材被教育部紧急叫停。这并非个别现象,此前在安徽、黑龙江等地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地方出版集团为获取经济利益,联合当地教育部门,随意调整已选定或正在使用的中小学教材。业内专家建议,要减少行政干预,强化教材竞争机制,严查利益链背后的权力寻租。

  教材是块“肥肉”,出版商使尽手段攻城略地

  教育部下发关于“2013年秋季学期各地仍沿用2012年使用的教材版本”的通知还未满月,海南全省、广东江门市就对学生教材予以大面积更换,引起很多家长和老师的不满。

  根据海南省教育厅此前印发的《2013年海南省书目》通知,“除去个别学科有所调整外,绝大部分学科仍沿用2012年使用的版本”。然而,不少学校“个别学科”的调整却涉及13个学科,其中11个是义务教育学科。据了解,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总学科为19个,这意味着过半的学科都进行了调整。

  6月中下旬,广东江门市教育局通知,全市使用民营机构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写的英语教材的学校,从初一起改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写出版的英语教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调整涉及面大,江门市使用仁爱英语教材的学校多达184所。

  实际上,从2001年起,《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就标志着我国统编教材垄断格局的打破,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

  “教材是一块‘肥肉’,出版商在每个省都安排专门人员甚至团队跑关系,使出各种手段对相关领导进行公关,想尽办法为自己的教材攻城略地。”西部某省教育厅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北京一家教育出版社负责人坦言,仅中小学教材一项,每年市场规模高达数百亿元。每一次教材更换,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割。“金钱开路,左右地方教育部门选用教材,是教材界的潜规则。”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安平告诉记者,教材在选用上行政干预过度。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随意调整已经选定或正在使用的教材,致使教材选用委员会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部门或个人则从中捞取好处。

  结成“利益同盟”强制施压,坐享垄断之利

  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但很多地方教育部门依然我行我素,以指定版本或删减书目方式,实现对地方出版集团的保护。其中,很多采用的是强制租型。所谓租型,即教材原创单位将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教材定稿制作成胶片,交给省级出版集团的租型单位,由其转手将胶片交给印刷厂印制教材,教材印刷完成后由新华书店发行。

  北京市一位出版界资深人士透露,在这一链条上,租型单位、印刷厂、新华书店分别拿走教材利润的27%、42%和28%,剩给原创出版社只有3%。“假设一本教材定价为10元,原创出版社仅剩下3角钱的利润,根本不够支付教材的维护、修订等费用,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种不公平的交易是通过强买完成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地方强行规定外省市教材进入“领地”必须同意租型,否则不列入或撤下《教学用书目录》,或直接调换为接受租型的出版社教材。

  一些出版社则以市场份额要占到50%左右作为租型合作的条件,而地方出版集团以提供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培训费的名义作为回报,从而结成了牢固的利益同盟。

  此次海南更换采取租型的人教版教材,其唯一代理单位为海南凤凰新华教材出版发行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出版发行部门、出版社等多方面的利益分配,十分敏感,不方便多说,怎么解释都会损害某方的经济利益。

  周安平对此现象表示担忧,他表示:“一些省级教育部门和当地出版集团联手,出版集团和原创出版社结成利益联盟,频繁更换其他出版社的教材,可能会出现教师吃不准教材、教辅材料重新更换、影响教学质量的后果。”对此,一些中小学教师也反映,个别教材出版商由于资金回笼困难,不愿或无力修订、完善教材,会使课改的初衷落空。

  严查权力寻租,消除地方保护,细化监督问责制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每年约600亿元的中小学生教材教辅“蛋糕”,不能被乱分割。要引入竞争机制保证其多样性,提高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必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狭隘的部门利益驱动,避免由原来的“大一统”沦为“小一统”。

  “行政色彩过于浓厚,是目前中小学教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公正、透明、民主、科学的教材选用机制,保护教材编写者和团队的利益和积极性,才能充分保证让优秀教材脱颖而出,教材多样化战略顺利实施,也才能不断完善提高教材质量。

  “教育部目前的教材选用办法,还没有对违规处罚做出实质性规定,也缺少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手段。”周安平表示,现行选用教材的规则,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特别是应加强、细化监督和问责的条款。海口一中的一位教师认为,对于违规更换或指定教材现象,必须严查背后有无存在权力寻租等问题。

  另外,教材多样化建设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长期基本方针,但相关规定中并无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底线”,特别是每个省单一学科的品种以及比例。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在给教育部写的建议中表示:“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一定要规定,每学科供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应低于三种,同一版本原则上不应超过本省区市学生使用量的50%。不符合规定的,教材选用工作领导小组可以进行相应调控。”

  堵住推荐书目的垄断黑洞

  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版的教辅书在1万种以上,约有300亿元的市场份额。尽管相关部门多次联合下文进行规范,但中小学教辅市场依旧难以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学校参与渔利:4折买进,全价卖出

  “高定价、高回扣是教辅行业内的潜规则。”北京市一家民营出版商坦言,高价是为了给教辅图书的每个流通环节留出层层加价的空间。一本10元成本的书,可能标价40元,即使2折出货,还能有钱赚。

  其实,无论哪个环节获利,最终买单的都是学生和家长。一本《5年中考3年模拟》的教辅书,标价39元,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不打折。在北京市朝阳区图书批发交易市场,批发四五十本以上,能打五六折。一本《2年高考3年模拟》的教辅书,标价67.5元,如果学校集中购买,一般是4折优惠。

  海口市高三学生王力告诉半月谈记者:“一本高考辅导书,学校四五折买来,我们却要按照全价支付,差价全被学校拿走了。”

  有位中学老师算了一笔账,以高中一个年级300名学生计算,每人缴纳500元教辅资料费,学校就会有15万元的收入,按照4折的优惠幅度计算,9万元的毛利会落入学校。

  据了解,各省教材审定委员会每学年向中小学校推荐教辅图书目录,以此对教辅书籍进行质量把关。然而,一些学校为了获取更多收益,以推荐教辅不好用为借口,向学生推荐另外一些教辅书籍,这种现象在初三和高中阶段极为常见。

  “之所以形成如此局面,除了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使出版商趋之若鹜外,还因为教辅门槛低、教辅市场混乱,很多出版商浑水摸鱼,牟取暴利。”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安平表示。

  利益捆绑:公关市场变为公关教育部门

  为整治教辅图书过多、过滥、过贵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省为单位,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进行评议,择优选出若干套进行公告,以目录的形式推荐给本地区学校供学生选用。

  这一规定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辅图书市场。然而,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虽然教辅图书自由定价是存在的,但这些图书能否进入省级教育部门的推荐目录,并没有通过市场竞争,而是由地方教育部门垄断的。

  北京市一家出版社负责人透露,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为了保护本地出版集团的利益,往往在教辅书评议阶段,排斥原创出版社以及外省出版社的教辅图书进入推荐目录;另一方面,当地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会给教育部门一定比例的利润返还,每年大约有上千万元,双方实现利益捆绑。

  今年7月,广东省2013年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目录中,本地出版社占95%以上,而绝大多数原创出版社的教辅图书没有进入目录,甚至占教材市场份额近7成的人教社,仅有小学英语、高三数学两科进入该目录。

  一出版社负责人说:“过去发行靠市场竞争,现在靠进入省级教育部门的推荐目录,从公关市场变成了公关教育部门。”据了解,在全国3万多个书店中,有80%的书店经营教辅图书,而大多数新华书店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发行。

  挤压不当牟利空间,保护家长学生利益

  如何杜绝推荐书目形成的垄断黑洞?业内专家认为,该政府管的交给政府,该市场化的还给市场,实现国有、民营出版社同等待遇,各类企业有序竞争。

  一些民营出版商建议,严格控制出版准入市场。对于教辅读物的出版,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如果教辅图书存在质量低劣问题,即对出版社进行禁入限制。

  “对于非法出版物或者套号图书,应坚决取缔,对相关书商予以处罚。同时,整顿图书发行市场,严禁通过学校、教师代理发行教辅读物。”周安平说,强化出版计划管理,对于重复和雷同的教辅图书,应通过书号备案进行总额控制,取缔雷同的出版计划。

  兰州市高级教师杨琴说,一些省区市出版的教辅应该接受原创出版社的质量监督,一些原创教材出版社的教师对于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更透彻、更清晰。

  同时,一些出版商认为,一些经过各省教育部门评审进入书目的教辅材料,其中新华书店占有定价25%的运输费用,这个比例过高,有大幅度减少的空间。

  “此外,教辅书籍推荐目录的审定、发行等环节应接受第三方监督,严查教辅目录问题中存在的权力寻租和腐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要切断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出版集团之间的利益链。充分尊重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选用权利,真正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记者 刘元旭 傅勇涛)